【2011年第5期】翻譯是非常非常艱苦的神圣事業_環球博文翻譯公司 |
|
高莽:2011年“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”獲獎者代表
尊敬的唐家璇名譽會長!
各位來賓、同行們,朋友們!
今天,中國翻譯協會授予我們四個人:林戊蓀、江楓和李文俊先生“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”,我們感到非常高興。感謝大家對翻譯事業的理解,關懷與愛護!
我們都是八十開外的人,多半生從事口譯或筆譯,中譯外或外譯中。有成績,有失誤。但都是盡心盡力地在完成這項事業。
翻譯事業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。我國培養過大批翻譯人才,在不同時期辦過專門刊物,出版過許多專著,前輩譯家們憑借當時的經驗已作出過理論總結。
單憑我個人的翻譯實踐,認為翻譯是非常非常艱苦的神圣事業。我想凡是認真從事翻譯事業的人都有這種感受。翻譯屬于腦力勞動范圍,它需要有豐富的知識,要通曉兩種、甚至更多種的語言,而且需要熟悉雙方的民族習慣、生活禮儀、宗教習俗等等。絕非單靠掌握文字,憑借字典就能做好的。別人看來很細小的事,對翻譯者來說都是不可忽視的大問題。
文學翻譯又有其特殊的難度。文學翻譯不僅要準確地傳達對方的文字、語調、內涵,還要讓讀者讀起來能滿足心理的要求。
重要的是,今天,高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,還沒有什么東西能代替真正的翻譯。今天的世界,各國間的交往,不同民族之間的溝通,都離不開翻譯。翻譯是促進相互了解、加強文化交流、鞏固友誼不可缺少、不可代替的職業。
在職期間,翻譯是我的專業;離開工作崗位后,翻譯是我的興趣,是我的精神支柱,是我心靈的需要。感謝大家對翻譯工作的關心、重視和支持。
祝愿我國涌現出更多更好的翻譯人材,使翻譯和時代相稱地發展起來。
謝謝大家!
高莽——鋼鐵是怎樣煉成的
籍貫:黑龍江哈爾濱
生于:1926年
翻譯作品:蘇聯作家岡察爾短篇小說集,帕斯捷爾納克自傳《人與事》,卡達耶夫《團隊之子》,葛利古里斯《粘土與瓷器》,卡哈爾《繡花絲巾》,科涅楚克《翅膀》,馬雅可夫斯基《臭蟲》、《澡堂》,阿菲諾根諾夫《親骨肉》,格列勃涅夫《卡爾?馬克思青年時代》等
文學作品:《久違了,莫斯科!》、《枯立木》、《圣山行》、《俄羅斯美術隨筆》等。
《鋼鐵是怎樣煉成的》這部在中國膾炙人口的作品,曾經深刻的影響了火紅歲月的一代人。正是因為他翻譯了這部小說的劇本,才讓“保爾.柯察金”登上了中國的舞臺。
“演出了,沒想到很轟動,思想解放的青年們,忽然看到了一個英雄的形象,爭取革命的勝利。”
高莽,在中國是一位享譽盛名的翻譯家,一生從事俄蘇文學的研究、編輯和翻譯工作。這位已經85歲高齡的老者,筆耕不輟的追求真實,探索思想。作為一名資深的翻譯家,在促進兩種文化交流的同時,在翻譯領域留下了寶貴的經驗。
“文字翻譯就是很難,需要不能擺脫它這個原來的形式,達到同樣的一種美的感覺。”
高莽一直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擔任外國文學研究工作,還是中國作家協會、中國翻譯協會、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、曾獲得俄羅斯總統頒發的友誼勛章,以及俄中友誼獎、普希金獎、高爾基獎、奧斯特洛夫斯基獎等多種獎章。
高莽一生中榮獲了眾多的榮譽,而在他看來,保爾柯察金的那句話,就是他的人生座右銘——“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,回首往事,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,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