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職業名稱:手語翻譯
新職業特點:以手語、口語為交流手段,在聽障人士與健聽人士之間進行傳譯服務的人員。眼下,溫州專業手語翻譯不多,從業者多為女性。
新職業女性:劉葦 溫州新聞聯播手語主持人
◆職業故事
“會計師”與“手語翻譯”,這兩種職業可謂風馬牛不相及。當年,只因一份特殊的工作,讓財會專業畢業的劉葦徹底改變了人生軌跡,與手語結下了不解之緣。
劉葦是一個活潑開朗的美麗女孩,1999年來到鹿城區殘疾人聯合會,負責殘疾人證件的發放及檔案管理。工作中,來來往往的都是殘疾之人,其中包括聾人。那是一個特殊的群體,生活在無聲世界里的他們,用獨有的‘語言’——手語表達自己的意思與情感。”
為了便于工作交流,劉葦自學了一點手語。“只會些皮毛而已,畢竟沒受過專業培訓,臨到關鍵時刻總是不夠用。”當時,單位有一名老手語翻譯,各個部門遇上特殊情況,都要請他救急。這讓劉葦非常羨慕。
2001年秋天,幸運之神終于眷顧劉葦。她被單位推薦參加省里組織的“專兼職手語翻譯”培訓。“當初領導選擇我,或許是領導看中了我年輕、好學吧。”劉葦非常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。
三個月的系統學習,讓劉葦的手語技能有了質的飛躍。回來后,劉葦逮住一切鍛煉的機會:上班與上門辦事的聾人,積極交流;下班坐公交車,仍不忘演練手語,幾近癡迷。
不久,劉葦參加了鹿城區聾人協會籌建工作。整日里與聾人打成一片,她手語技能也是突飛猛進。2002年3月,溫州電視臺開播手語新聞,劉葦被選為手語新聞主持人,她的“手語翻譯”事業也因此揭開了新的篇章。
“我的每一步成長,都離不開一些聾人的支持與關心。自最初開始學手語,鹿城區聾人協會主席周中玉、聾人朋友胡煜峰等人,都一直鼓勵我;主持手語新聞后,他們經常給我發短信、寄來信件,對我的‘播報’風格、衣著裝飾,提出中肯的建議。”
也許是與聾人接觸多了,劉葦對人生的感悟也特別的深,“相比他們,我常覺得自己挺幸運的,能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。”
手語翻譯、手語主持是劉葦一直摯愛的事業。就此,她還有意將自己的網名取為“手之舞”。相信在未來的日子里,劉葦將繼續用她那指尖上的語言,為聾人、也為自己舞出精彩的生活。
|